推广 热搜: 机械  饮料  设备  公司  照明  河南  工艺品  空调  广州  建材 

CILE2013第四届中国国际低碳产业博览会

   2013-05-29 303状态
展会日期 2014-03-21 至 2014-03-23
展出城市 北京市
展出地址 北京市北京展览馆
展馆名称 北京展览馆
主办单位 中国低碳产业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 北京旺旅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展会说明
会展认证:未选择布展时间:2013年3月19日---2013年3月20日展览时间:2013年3月21日---2013年3月23日撤展时间:2013年3月23日---2013年3月23日会展场馆:北京展览馆主办单位:中国低碳产业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承办单位:北京旺旅展览展示有限公司协办单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节能与环保》杂志世界气候组织、甘肃省太阳能风能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属行业:化工/能源/环保所在地区: 北京市 | 北京市会展描述【前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都在致力于新能源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以期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到2013年为止,欧盟计划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美国能源部最近投资31亿美元用于碳捕获及封存技术研发;英国2009年7月公布了《低碳产业战略》。我国科技部、教育部、基金委、中科院和许多省市已经部署了发展低碳技术的计划,中科院2009年启动了《太阳能行动计划》。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将接近甚至超过50%,届时一个真正的低碳社会就会到来。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还有较大差距,应重点实现低碳能源技术突破,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决策是前提,技术创新是关键,资金投入是保障,全员参与是核心。为此,我国应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发展低碳技术的脚步。上届展会于2012年3月21-23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本届展会以“低碳”为主题,突出节能、低碳、减排、智能四大方面,有中国石油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赛迪集团、乐凯集团、天豪节能、亚太电效、诺比节能、山东力诺瑞特太阳能、瑞泽太阳能公司、山东禄禧新能源公司、国电四维集团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兆胜集团、郑州恒正公司、深圳茂硕电源、樱花国际、格力空调、美的空调、ABB、GE、大金空调、施耐德电气、河北金谷油脂、青岛俪思环保等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葡萄牙、西班牙、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参展企业。2013年展会面积将达到15000平方米,低碳产业展览会期间举办以下多场活动:1、重点企业推介会;2、2013年节能减排国家专项资金申报暨低碳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拟由国家发展委主办);3、2013碳金融风云对话(拟由中国银行主办);4、延庆的低碳建筑馆现场招标(拟由中国科技协会主办);5、“中国低碳产业先进企业”评奖活动(碳博会组委会主办);6、杂志的现场免费收录(拟由《中国投资》杂志社、主办);7、低碳中国发展基金会现场捐款(拟由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办);8、城市蓝天计划活动(拟由中国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办);9、碳博会“废物循环利用创新大赛”。明年,北京旺旅展览展示有限公司本着推广“低碳、节能、环保”的新理念,倡导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继续承办“2013年中国国际低碳产业博览会”,将继续以“展览结合论坛、宣传结合推广、项目结合产品”等多种形式,着力宣传国家关于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最新政策,重点展示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果和典型以及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能源技术,有效宣传低碳理念,低碳城市、低碳工业、低碳建筑等,大力推广能源节约、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工艺、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新技术,努力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中国低碳产业的健康发展。【展会宣传】:1、主办单位将与业界主流品牌杂志及行业专业网站紧密合作,全面面向相关应用行业在展前、展中、展后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参与的期刊及网站超过200家。2、七十家中央级媒体、主流财经媒体(包括电视台)全程采访报道,门户网站现场直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杂志等各种媒介将对大会进行深度宣传,相关媒体并将专门组织专题、专栏、专版进行紧密型支持。3、展会快讯:通过互联网定期发送40万个邮件地址及数万条手机短信。4、作为参展商,您将有机会接触到20000专业观众、及政府机构、投资商、合作商、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装潢公司、市政工程商等。5、观众主要涉及以下行业:各地发改委部门|各城市领导人|建设、环保、能源、水务行政主管部门 | 城镇供排水公司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承包商| 建设及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及建筑承包商|政府电力部门| 污水处理工程| 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所);监测站 | 节能办公室 | 科研机构 | 商贸流通、经销商、代理商;展品范围(一)、低碳技术展示1.碳排放计量技术与产品,二氧化碳利用技术、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二氧化碳封存(EOR)技术与设备;气候咨询管理;2.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碳交易、能源替代产品、CDM技术(二)减碳技术展示:节能减排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信息化与工业节能减排 自动化与工业节能减排 高效节能工业锅炉 工业余热余压利用 脱硫脱硝关键技术 工业废气净化 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 工业节电技 汽车工业减排 洁净煤技术 清洁动力及节能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 汽车尾气处理技(三)低碳节能设备与产品展示1.节能与改造技术:工业节能与改造;冶金、化工、汽车、建材、煤电、矿业等重点行业与重点领域节能与改造;市政、建筑、电力、照明等节能与改造;2.节电技术与设备:各类节电器、节能控制器、新型电池、环保电池、节电系统、变频器、变频调速产品及技术、无功补偿装置;节能电子镇流器、节能电光源、节能灯、绿色照明产品与技术;节电软件、节能节电解决方案、节电节能改造工程等;3.节能设备:节能型电机、空压机、风机、泵阀;节能型空调、制冷机组;水源、地源、空气源热泵应用技术;节能型锅炉、节能型供热供暖、余压余热回收设备;电力系统节能产品与技术、节能照明产品与技术、节油节水技术。4.高效节能电光源、节能灯、太阳能灯、无极灯、节能型专用照明产品、LED产品等;5.建筑照明、商业照明、太阳能照明、道路照明、园林景观照明、场馆/工矿/机场/隧道专业照明;绿色照明设备产品。(四)、无碳技术展示: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1.太阳能产品及设备: 太阳能热能利用系统、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太阳能电池、电源、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采暖设备;太阳能保温材料、太阳能互补自控装置、控装仪、太阳能专用板材、板芯等太阳能新产品新技术;2.太阳能光电系列产品: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照明:路灯、庭院灯、草地灯、警示灯及太阳能信息显示屏;3.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大、小型风电机组,风电场开发,风电配套服务;6.生物质能源:气化发电技术、秸秆利用、天然气液化与替代燃料产品、沼气技术等相关的开发及利用技术与设备;7.水能:中、小型水力发电设备与技术,潮汐能和海洋能系统;地热能开发及综合利用系统;(五)低碳节能产品展示:节电、节水、节气、节油产品与技术展示1、低碳节能家用电器: 节能家用冰箱 节能环保空调 节水洗衣机 智能洗衣机 低碳健身器材 节水节电热水器 节水淋水阀及花洒 高清环保电视 节水节能淋浴房 太阳能热水器 节能厨房设备 节能灶具 厨房垃圾处理设备 节水龙头 节电微波炉及电饭煲等2、个人低碳用品 太阳能手机 节能电脑 太阳能充电器 太阳能计算器 新型节能电池 新能源电池 氢电池 节电手电筒 碳足迹计算器 节能台灯 太阳能电子词典。参展费用1、标准展台: A类:¥ 12800元/9㎡ US﹩3000/9㎡(外企)B 类:¥ 10800元/9㎡ US﹩2500/9㎡(外企) C 类:¥ 8800元/9㎡ US﹩1800/9㎡(外企)2、室内光地(最小36㎡ 起租) A类:¥1200元/㎡ US﹩300/㎡(外企)B类:¥1000元/㎡ US﹩240/㎡(外企) C类:¥800元/㎡ US﹩180/㎡(外企)3、室外光地(最小36㎡ 起租) 价格:国内企业: ¥680元/㎡ 国外企业: US﹩150/㎡注:(1)标准展位提供:三面围板、楣板制作、洽谈桌一张、折椅两把、射灯两只、10A插座一个,需特殊用电请事先说明,另行收费;4、技术交流及产品推介会——让市场了解企业技术及产品的最佳途径收费标准:5000元/30分钟;主办单位提供场地(150-200人)。注意:请参展企业于参展前一个月提供产品的相关信息,以供组委会参考并邀请相关专业嘉宾。广告费用会刊广告:封 面 封 底 跨 彩 页 封(二,三) 内 彩 页 黑 白 页18000元 15000元 10000元 12000元 5000元 2000元展会周期每年一届展会规模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注意事项参展程序: 1、参展单位详细填写好《参展合同表》并加盖公章,邮寄或传真至组委会; 2、报名后,参展单位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费用汇入组委会指定账户; 3、展位安排以先报名、先交款、先安排为原则,组委会有权对少量展位予以调整;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中国低碳产业协会
电话:电话:010-57027768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最新展会
推荐展会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隐私条款  |  服务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B2-20080013-9 |  鲁公网安备37070502000002号
Processed in 0.052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3.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