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清洗技术的出现在轴承制造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极好的解决了诸多问题。
由于声波的特性,轴承清洗后的清洗度一致性得到提高。
清洗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零件清洗阶段、组装后成品清洗阶段
众所周知,轴承高速运转,其磨损是非常严重的,如沾有油污、灰尘、碎屑会加剧磨损,彻底的清除这些污垢,是零件间相对运动平滑,提高轴承寿命、精度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零件清洗机过程中的选频,可选择20~40KHZ的中频超声,功率密度保证在0.7~0.9W/C㎡范围内,这种频带内的强度适于部件表面或污垢附着力较大的场合,清洗时间短,效率高,效果明显,控制电路采用扫频电路或频率跟踪电路,控制功率输出,使所有换能器都能等功率输出,且使清洗槽各处功率场平均值一致,有效的清除驻波场,使零件在清洗过程中没有清洗死角。
成品清洗过程中的选频,一般选择28~65KHZ的中高频,这种频带内的超声波穿透力较好,易于清除组装后零件(滚动体与保持架、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部位的污物。
在两个清洗阶段中如采用多频组合清洗会使效果更好,这一理论在诸多用户的实际运用中得到了验证。
清洗过程中的过滤环节亦极为重要,尤其是喷淋中的纯水过滤及烘干时的空滤,直接影响产品组装时的质量,通常我们在喷淋工序中,采用钛棒过滤,也可采用不锈钢网编织滤芯,通常滤孔孔径为4μm~10μ m,这样能过滤掉绝大部分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