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复充装气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取证捷径
须要装设压力容器的波形膨胀节情况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上,当换热管与壳体的温度(壁温)差大于500C时,就要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壳体上加波形膨胀节。(理论上,在管板计算中,按有温差的各种工况计算出的壳体轴向应力σr,换热管轴向应力σt,管子与管板之间的连接拉脱力q中,有一个不能满足强度条件时,就要设波形膨胀节)。
波形膨胀节安装在卧式换热器上时,应在最上方设排气孔,在最下端设排液孔。安装在立式换热器上时,波形膨胀节应装在耳式支承的下方。波形膨胀节设置的内套筒的内径应与壳体的内径相同,以便安装其它内件,如安装折流板。
7.9支承板(折流板和支持板)
1)作用:折流板引导壳方流体流动,控制流体流速,并起支承作用。支持板主要起支承作用,通常统一称为支承板。
2)最小厚度:支承板的最小厚度(GB151表34)与筒体公称直径DN大小,换热管无支承的跨距L有关,其值为:
如:DN<400mm,L≤300 mm时,为3mm ;
DN>2000mm,L>1500mm时,为22 mm。
3)形式及布置:折流板有弓形和圆盘—圆环形两种。
4)弓形的缺口高度,应使流体通过缺口时与横过管束时的流速相近。通常缺口高度H=0.2-0.45Di,( Di为筒体内直径)。折流板间距,一般不得小于1/5Di,且不得小于50 mm。一般等间距布置,管束两端的折流板尽可能靠近壳程进出口接管。折流板的管孔直径与管束级别,跨距L 有关详见GB151表35,表36。折流板封闭部位通常应开小缺口(90 X 15~2Omm)以通过少量的气体(位于上部时)或清洁壳内流体(在下部)。
7.10 拉杆、防冲板、导流筒和挡板
1)拉杆。
作用:拉杆的作用在于固定折流板,支承的最大间距(即最大无支承跨距)与管的材料和外直径有关,如管径14–57 mm的钢换热管,取1100–3200 mm。
形式:①拉杆定距管结构;②拉杆与折流板点焊结构。
拉杆最小直径10 mm,最小数量3根,尽量布置在管束外边缘。
2)防冲板
防冲板的作用:减小流体的不均匀分布,缓和流体对换热管的冲蚀;
下列情况应设防冲板:管程采用轴向入口接管或换热器管内流速超过3m/秒者;壳程进口管流体的ρυ2>2230kg/ m.s2的非腐蚀,非磨蚀性单相流体;ρυ2>740kg/ m.s2的其它液体;有腐蚀或有磨蚀的气体;蒸汽;气液混合物等均应设防冲板。
防冲板的尺寸和位置:防冲板的直径(或边长),应大于接管外径50 mm,最小厚度为4.5 mm(对碳钢)和3 mm(不锈钢)。防冲板的外侧到圆筒内壁的距离,应不小于1/4 do(do为管外径)。
4)导流筒在于减小流体滞流区,增加换热管的有效长度。
非重复充装气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取证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