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1、装配简单、更换方便;
2、压簧式感温元件,抗震性能好;
3、测量范围大、精确度高;
4、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
工作原理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经焊接、形成回路,直接测温端叫测量端,接线端子端叫参比端。当测量端和参比端存在温差时,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热电流,接上显示仪表,仪表上就指示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的对应温度值。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将随着测量端温度升高而增长,热电动势的大小只和热电偶导体材质以及两端温差有关,和热电极的长度、直径无关。
装配式热电偶主要由接线盒、保护管、绝缘套管、接线端子、热电极组成基本结构,并配以各种安装固定装置组成。
主要技术参数
★产品执行标准
IEC584
IEC1515
GB/T16839.1~2-1997
★测量范围和允许误差
热电偶类别 |
代号 |
分度号 |
测量范围℃ |
精度等级及允许偏差△t℃ |
|
I级 |
II级 |
||||
铂铑30-铂铑6 |
20 |
B |
0~1800 |
- |
±1.5℃或±0.25%t |
铂铑10-铂 |
21 |
S |
0~1600 |
±1℃或1+(t-1100)×0.003℃ |
±1.5℃或±0.25%t |
镍铬-镍硅 |
22 |
K |
0~1300 |
±1.5℃或±0.4%t |
±2.5℃或±0.75%t |
镍铬-铜镍 |
23 |
E |
0~800 |
±1.5℃或±0.4%t |
±2.5℃或±0.75%t |
铜-铜镍 |
24 |
T |
-40~350 |
±0.5℃或±0.4%t |
±1℃或±0.75%t |
铁-铜镍 |
25 |
J |
0~750 |
±1.5℃或±0.4%t |
±2.5℃或±0.75%t |
镍铬硅-镍硅 |
26 |
N |
0~1300 |
±1.5℃或±0.4%t |
±2.5℃或±0.75%t |
注:(1)“t”为感温元件的实测温度;(2)测量范围仅指偶丝;(3)采用ITS-90国际温标。
★热电偶接线盒结构(统一设计型)
|
3 |
Φ25双层管 |
|
9 |
Φ20单层管 |
选型须知
1、型号
2、分度号
3、精度等级
4、安装固定形式
5、保护管材质及直径
6、长度及插入深度
7、特殊外护管,请特别注明